快乐&认真&好奇&
 
 

产品项目内小团队中的纳什均衡

先解释一下神马素“纳什均衡”理论。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

经典的“囚徒困境”就是纳什均衡的一种均衡。(1950年,数学家塔克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作讲演时,讲到两个囚犯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 

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要是抵赖,如果我也抵赖,我就会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

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释放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8年的结局,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小团队中的纳什均衡理论的应用没有那么特殊化,更没经典如此标准,但的确存在于项目的很多节点中的。

首先,确定小团队的组合分为甲方人员和乙方人员,甲方负责确定需求和验收,乙方负责执行及反馈。其次,双方工作人员并未因项目获得更多好处,也就是经济收益总量恒定,每个人的收益恒定。再次,项目中甲乙方岗位确定的情况下有可相互替代的能力(两个“囚徒”相互知道对方情况),如甲方的产品经理可以做乙方产品经理的事情,甲方的技术可以做乙方技术的事情,相反亦然。

在项目时间已经基本确定的时候,加入一个临时需求。这时会出现一个情况,甲方预估加入新需求,时间可不变。乙方在无任何多收益的情况下拒绝,这时乙方产品经理和开发均要确定此需求无法按时完成。甲方可在此时刨除乙方去做,然后的确在时间内完成了。这样,乙方预见性可知很多需求可拒绝由甲方自行解决,这样收益依旧不变,但工作量却减少了。而甲方当承担的乙方工作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自然会减少自有需求的总量。结果,同样的开销,根据时间的增长总需求量却在逐渐减少。而要求需求恒定,那项目时间却莫名变长了。在总量效率降低的情况下,双方都没任何好处,甚至会使项目搁浅。完成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的标准结果。

这种情况在双方合作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甲方发出需求,乙方进行执行,如果甲方验收认定不合格,乙方需要进行修改,但乙方的修改因为第一次的时间已用,项目中并无富裕,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就都是基于第一次的微调,状态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而时间却浪费掉了。乙方就会说出常用的话“你说要怎么改。”“你再说详细一些。”“你给一个示范/例子。”这些都会将工作量直接转移到甲方,如果甲方人员对此无意识的话,以后乙方很难再交出优秀的产品,而是一直徘徊在标准线左右,并不断试探甲方的下限。而甲方也会逐渐认定乙方的能力大有问题,不再提出有创新性的功能及展现需求,再次合作项目的价格自然会降低。双方在反复的推进中,变成了“对比收益”而让“总收益”降低,并未形成任何利他或利己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甲乙双方需要一个“成熟”的项目经理,在推进项目中不能以短见的削减需求和降低水准来满足时间和数量上的完整性,但更不能以拔高品质和过分严格来成为延长项目时间的理由。

下期预告:一味追求绝对结果的破坏性

29 Jul 2013
 
评论
© 流水的寓言 | Powered by LOFTER